柯桥这所乡村小学的娃,四次登上央视舞台! | ||||
|
||||
“这杯酒,代表伢绍兴人情意厚。这杯酒,闻名中外历史久……”由柯桥柯岩阮社小学“七贤曲艺社团”社员吴琼、吴京双胞胎姐弟表演的《酒乡莲歌》,在3月29日晚9点央视少儿频道播出,这已是该校莲花落第四次登上央视大舞台了。 别看柯岩阮社小学只是一所乡村小学,名气却不小,该校是全省首家非遗进课堂的学校,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传承基地”、“浙江省艺术(民间)特色学校”等称号。2012年开始,学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学校的特色来发展,为此还成立“七贤曲艺社团”,开设七贤曲艺拓展性课程,致力于莲花落的传承和普及,挖掘培养优秀莲花落人才,校园莲花落已多次获全国曲艺大赛一等奖。 “七贤曲艺社团”指导老师祝可可介绍,《酒乡莲歌》时长6分钟,是颇具绍兴特色酒文化的一首莲歌新曲,由绍兴曲艺名家汪嘉宝老师作词作曲,以绍兴黄酒之乡的热情好客,反映了绍兴以酒为“媒”的诸如“剃头酒”、“状元酒”、“订婚酒”、“寿酒”、“庆功酒”等各种风俗习惯。 孩子们斩获的佳绩得益于老师在课前课后的悉心教导。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和中午,曲艺指导老师都会分批指导学生,教他们唱腔、形体还有绍兴方言,三敲板的一些技巧、打法,“还有朗朗上口的汪嘉宝老师的一些戏歌,其中一些经典小快板的唱段,学生们都很喜欢。”祝可可说。社团小成员吴琼、吴京这对双胞胎天赋异禀,灵性很足,扑闪着同款“会说话的大眼睛”。吴琼最喜欢莲花落里的小故事,起先字音唱不标准,每天回家坚持唱一唱、练一练。 除了莲花落,剪纸、铜雕等绍兴非遗也在校内活态传承。在学校的“非遗艺术陈列馆”,陈列着一幅幅带有浓郁水乡风韵的剪纸作品、铜雕艺术,还有莲花落表演艺术照片被精心地布置着。 据了解,为了让非遗艺术这样优秀的文化瑰宝走入校园,走进孩子们心里,代代相传,柯岩阮社小学从2006年就开始了剪纸、铜雕、莲花落等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柯岩阮社小学校长李国良表示,通过非遗进校园,让学生既能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又能锻炼了学生的才艺方面的表演能力,在孩子们心里种下非遗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