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绍兴教育>>教育年鉴
>>正文

2019年教育年鉴
发布日期:2020-05-29 10: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市教育局
分享:



【概况】2019 年,绍兴市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和幼儿园1140所,其中,普通高校11 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8所,普通高中51所,初中138所,小学324所,幼儿园599所、特殊教育学校7 所。有教职工65727人,专任教师54015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7.71%、99.86%、96.16%。有在校全日制大、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818635 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03480 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7572 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1234人,初中在校学生137099 人,小学在校学生261869,在园幼儿140780 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615 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校校均规模分别为235 人、808人、993 人、1789 人、2643 人。义务教育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绍兴入学99085人,其中小学74338人、初中24747 人。义务教育段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巩固率均为100%,盲、聋哑、弱智少儿入学率为100%,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率为99.31%(市本级为100%)。普通高校毕业2.8 万人。

5月24日,绍兴市委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提出“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起草了《绍兴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纲要》,初步确定以“1610”为基本框架的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三个实施意见。各区、县(市)全部召开教育大会,推出一批“干货”,推动各类教育高水平优质发展。

按照统一部署,局党委引领市直教育系统14个学校、直属事业单位共167个基层党组织、3000余名党员全员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将主题教育和教育系统师德建设、普高提质、敢管善治等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五星育人、三名争创”为总抓手,着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基层党建“三张清单”制度,强化市、县、校三级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化管理;形成《基层学校党建工作百条标准》,强化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化管理;组织140所学校开展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省级试点,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深化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加强先锋指数刚性考核,推进党建载体有形化管理。协调市、县、校三级建立党建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实现了党建机构专人专职全覆盖。创建“五星三名”党建示范学校157所、党建示范带20条,五星达标学校402所、五星三名学校110所,实现创建实效整体提升。“党建育人”工作模式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肯定,多次在《中国教育报》上正面报道。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在绍高校加强专任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开展辅导员谈心谈话技能大赛,举办大学生“寝室情·中国梦”才艺展示比赛和绍兴市第四届大学生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绍兴文理学院承办全省高校“三全育人”调研交流活动。

制订《绍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深化“阳明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评选和展示活动。完善文明校园测评体系,统筹抓好文化校园、清廉学校、法治校园、健康校园等建设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得分位列全省第一。

全面规划教育网点布局,完成了《绍兴市中小学校网点调整规划》《绍兴市区学校网点布局规划(2019-2035年)》《绍兴市越城区网点布局详细规划》三级网点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嵊州市、新昌县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全市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实现“满堂红”。全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总创建比率达到80%,62所学校创建为第三批绍兴市现代化学校。

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上虞区与宁波海曙区签订学前教育联盟协议,引进辽源市显顺琵琶学校,绍兴市博雅学校正式开学。绍兴文理学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院联合共建“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入选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持续实施“千校结好”项目,全市102名教师、校长参加境外研修项目。全年共有40所学校师生赴13个国家(地区)开展研修交流,接待11个国家(地区)的56所学校来我市游学。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纵深推进,中考首次实施考生成绩和录取结果统一平台发布查询,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域高校招生体检电子化。自主研发平台获“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身份验证平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高考招飞工作再创优异成绩,向空军、海军输送飞行学员5名,其中,2名学生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学籍”飞行学员,全市飞行学员录取总人数和“双学籍”学员数均创全省第一。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化平安创建,重点开展学校交通、校园周边环境、校园食品安全、校园安保、校园消防安全、高校套路贷等6大专项整治行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开展反邪教“雷霆行动”,深化在绍高校反邪教“六个一”活动,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邪教组织等向校园渗透。保持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连续十四年持续下降,指导处置元培学院转设舆情,平稳防范处置全市学校各类突发事件,实现学校安全综治工作“满堂红”。市教育局被评为201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省级优秀单位。

落实省、市两级民生实事,在全市153所小学开展放学后弹性托管服务,实现城区小学全纳入、全覆盖,为6万家庭解除孩子“接送难”烦恼。在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室及学生宿舍安装空调13330台,任务完成率达266.6%。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五个100”工程,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配备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率、心理高危学生筛查及心理高危学生结对帮扶率均达100%,对排查出的“二类”危机355人,“三类”危机186人,共计541位学生分别制定了干预方案,落实了一对一帮扶措施,建成心理咨询标准室98所,举办心理健康教育高端讲座100场次,相关工作获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

【教育经费】2019年,绍兴市投入教育经费208.51亿元,同比增长19.01%。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158.86亿元(其中教育事业费120.29亿元,同比增长6.34%;教育税费6.86亿元,同比减少13.05%),同比增长18.87%;事业收入36.55亿元;社会捐赠0.59亿元;民办学校投入2996万元。市本级投入教育经费45.08亿元,同比增加67.15%,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30.16亿元,同比增加86.75%。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019 年,全市有校舍建设提升项目85 个,到年末,有竣工项目33 个,完成投资25.77亿元。全市启动实施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室及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工程,当年投入11669万元,安装空调13330台。全市完成列入省计划的16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2亿元;全市投入960万元 ,加大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了47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绍兴市各级各类学校概况

学校类别

学校数

班级数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预计毕业生数

教职工数

其中:专任教师

2088

27664

939626

228894

1462097

169578

70217

57729

一、基础教育

1119

17764

167574

168095

632186

121184

55446

45877

1.普通中学

189

5688

77290

75539

228333

78672

22964

19871

高中

51

2203

30649

30826

91234

31230

22964

8126

初中

138

3485

46641

44713

137099

47442

11745

2.小学

324

7126

45252

47265

261869

42512

15507

16316

3.幼儿园

599

4816

44930

45074

140780


16779

9505

4.特殊教育

7

134

102

217

1204


196

185

二、中等职业教育

18


15829

17106

47572

15726

3390

3174

三、高等教育

11


32133

43693

138877

32668

6891

4964

1.普通高校

11


27518

37656

104232

28839

6891

4964

2.成人高校



2724

5248

9084

3829



3.远程教育



1891

789

25561




中央电大(开放)



1891

789

4520




试点高校(远程)





21041





 


绍兴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效益情况

区、县(市)

校均规模

生均占地面积

生均建筑面积

生均图书

生师比

人机比

幼儿园

235.03

16.04

10.42

12.41

14.81


小学

808.24

25.20

11.21

40.50

16.05

4.22

初中

993.47

41.63

19.45

53.94

11.67

3.23

普高

1788.90

58.59

31.04

68.83

11.23

3.04

中职                   

2642.89

40.37

24.25

37.63

14.99

2.98


 

 

学 前 教 育

【概况】 2019年,绍兴市共有幼儿园59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67所,民办幼儿园230所;拥有三班及以上的幼儿园561所,占总数97.97%;省三级及以上幼儿园594所,占总数的99.50%;市标准化幼儿园516所,创建率达86.43%。全市在园幼儿140683人,3至6周岁幼儿入园率99.70%,其中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140517人,占在园儿童总数99.88%;全市幼儿园有教职工16755人,其中园长597人,专任教师9432人;园长及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8.83%,获得职称者占89.27%,持资格证者占100%;全市创建成省一级幼儿园3所、省二级幼儿园18所、市标准化幼儿园20所。

【“绍兴经验”省内外推广】绍兴市重视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均衡,《中国教育报》于2019年8月26日头版头条报道“绍兴‘三把尺子’量出幼教高质量,通过考核力推城乡学前教育走向优质”。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工作起步早、制度全,并将其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至年底,5所需整治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已全部整治,整治率达100%,全市现有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并移交当地政府14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02所、民办幼儿园45所,“绍兴市学前教育‘量、质、价’并举,全力促进城镇配套幼儿园优质普惠发展”浙江政务信息2019年第176期报道,得到成岳冲副省长指示,并在全省推广。

【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完善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等地按当地小学生标准定额发放,其它县市区均比去年有提高;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越城区、柯桥区、新昌县等地实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同;深化名园集团化办学机制,全市新增省一级幼儿园分园10所,增加优质学位3500个;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3所,新增学位10650个,总投资26.5万元;关停办园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保教质量差的低等级民办幼儿园27所,分流安置幼儿3815名;特殊教育向学前延伸,召开全市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现场会,2019年全市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学前儿童入园率达90%以上。

【课程建设成效明显】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幼儿园课程建设推进机制,落实“融杭联甬接沪”战略部署,推进“绍兴教育深度接轨上海教育”,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组织100多名幼儿园骨干“课程执行力提升”专题研修活动,提升骨干教师课程改革实施能力;上虞区与南京师范大学“院地合作”借势借力助推课程改革,越城、上虞、诸暨等地与杭州市、宁波市相关区域建立“学前教育联盟”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探索两地园所文化特色、课程发展之道;成功举办全省推进“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第三次研讨会”,“‘活教育’引领下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上虞行动”和“基于教师立场的乡镇幼儿园研训变革”的上虞做法在会上交流。

【内涵发展有效提升】推动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与文理学院联合举办一期有120人参加的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成功申报13所国家级、14所省级足球特色试点幼儿园,培养幼儿足球兴趣,让幼儿享受足球活动乐趣。全市开展“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充分理解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行为”为主题的“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活动,2个国家级、8个省级入选。围绕“聚焦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幼儿全面发展”主题的幼儿园优质课评比,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幼儿园徐丹老师《影子变变变》获全省第一名。

 

义 务 教 育

【概况】 2019年,绍兴市有初中138所,在校学生137099人,专任教师11745人;小学324所,在校学生261869人,专任教师16316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1204人,专任教师185人。全年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绍入学99085人,其中小学74338人、初中24747人。在2019年全市8项重点改革获得感评估中,义务教育以91.51%的高比例取得第一。

【互联网+义务教育】全市125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实现56所100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全覆盖。超额完成省定结对任务数31所。到10月底,全市开展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教研、名师网课课堂4类帮扶活动4280次,参与师生117640人次。帮扶任务完成进度全省领先。《“互联网+教育”成为绍兴市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新引擎》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是教育部门回应社会关切,帮助家长破解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按时接送学生难题的一项服务举措,是一项关键小事、惠民举措,列为2019年绍兴市政府实施工程。上半年各区、县(市)在城区学校试点;下半年在全市153所学校实施,已实现在城区小学全覆盖、乡镇刚需小学全实施,惠及6万多个学生家庭。2019年底被评为绍兴市“三个最佳”最佳服务举措。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安置】破解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安置难问题。一是取消随迁子女持有暂住证、父母法定监护人无违法生育记录等入学条件。二是推行积分入学制度,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实施按父母积分有序安排就读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越城区、柯桥区完成各新增1个紧密型教育集团、1个跨学段集团化办学试点,上虞区新增教育共同体3个,推动镜湖新区集团化办学,全市累计建立29个教育集团和70个城乡教育联盟。

【无纸化招生改革】破解义务教育招生效率低多跑腿的问题。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启动义务教育段无纸化招生改革,推进全市中小学生省内转学无纸化办理,简化优化高层次人才、军人、消防、公安子女教育优待审核程序。

 

特 殊 教 育

【概况】 2019年,绍兴市特殊教育紧紧围绕《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浙江省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2017-2020)》《绍兴市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2018-2020)》目标要求,全面提升十五年特殊教育普及化比例、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步伐、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服务优质化层次。全市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学前段(3-5岁)达95.55%;义务教育段(6-14岁)达100.00%;高中段(15-18岁)达91.33%。柯桥区育才学校通过省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

【残疾人职业教育】绍兴市聋哑学校(绍兴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花雕手绘专业已有五届毕业生通过考核成为国企古越龙山浮雕酒分公司正式员工,平均年薪达到5万,最高达8万。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职业高中教育三年规划》,规划职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设置主题教育,开设技能领域课程,今年5月首家特殊教育学校公益淘宝店开张,社会效应良好。

【卫星班“一校多点”模式】2019年,绍兴市聋哑学校卫星班首批学员通过刀工、冷拼工艺、中式烹饪技能达标考核并顺利结业。上虞区、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卫星班已实现学前、义务、职高全覆盖,嵊州市和柯桥区的卫星班也已覆盖学前和义务段。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绍兴市开展特殊学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全市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研究基地落户柯桥区,柯桥区同时成为国家教育部自闭症教育课题组和自闭症精准康复项目单位。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柯桥区育才学校成为浙江省首批个别化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实验学校,8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作为省平台优质课程资源。2019年,全市特殊教育申报省级规划课题1项,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10月30日,全市召开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现场会。省特教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省教育学会特教分会常务副会长章金魁应邀作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柯桥区有关学校资源教室、卫星班,现场观摩了学校培智教学、个训康复、户外活动等融合教育开展情况。

 

高 中 教 育

【概况】 2019年,绍兴市有普通高中51所,在校学生91234人,专任教师8126人。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8所,在校学生47572人,专任教师3174人。全市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比例99.31%。继续做好公办普通高中班额控制,全市公办普通高中高一年级743个班级,每班班额控制在45人及以内;高二、高三1460个班级,每班班额控制在50人及以内。

【高中段学校同步招生】研发中考招生管理平台,实现考试报名、考试组织、志愿填报、招生录取、成绩查询、结果公告等无纸化、同平台管理。补齐报名漏洞,严肃招生纪律,减轻了学校和考生负担。

【普通高中分类办学】出台并全面实施《绍兴市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发展攻坚计划(2018-2020)》,开展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着力聚焦影响高中阶段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

【集团化办学】通过教育共同体建设探索初高中6年一贯制办学、公民办学校协同办学、义务段与高中段纵向协作办学、举办高中国际班等不突破政策的办学模式。

【招飞工作】高考招飞工作再创优异成绩,向空军、海军输送飞行学员5名,其中,2名学生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学籍”飞行学员,全市飞行学员录取总人数和“双学籍”学员数均创全省第一。

 

高 等 教 育

【概况】2019年,在绍全日制普通高校11所,其中本科院校7所,高职院校4所。在绍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在全省11个地市中仅次于杭州、宁波,列第3位。


2019年绍兴市高等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招生数

专任教师数

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数

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数

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图书(万册)

绍兴文理学院

14202

3877

3626

1036

166

400

991532

625461

182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16543

4501

4474

714

106

131

865244

469185

19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8650

2043

2510

419

45

87

550385

243399

76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6804

1568

2067

352

45

103

361668

267103

83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9539

2331

2834

403

24

28

557773

294616

91

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

3846

0

3846

218

24

61

253590

137639

183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6432

1488

2112

289

18

32

366667

229747

71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3733

4001

5924

535

33

26

608000

366256

111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12833

4252

5291

478

13

4

337214

220183

77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5067

1299

2269

227

3

0

354394

136772

30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6583

2158

2703

293

12

2

273149

140104

53

合计

104232

27518

37656

4964

489

874

5519616

3130464

1150

 

【高校引进与建设】推进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建设工程,深化浙江理工大学与新昌县政府合作共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作,全力支持滨海新城引进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滨海校区项目。

【高校内涵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的意见》,从八大方面提出了提升绍兴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意见共26条。开展绍兴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项目评审立项工作,2019年共立项247个。

【高校学科竞赛】联合多部门开展大学生文创产业与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技能、英语口语、电气自动化设计等14个学科技能竞赛活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绍兴大学创建】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设置条例》,细化更名设置大学的主要时间节点和工作清单,建立完善更名设置工作推进机制、会商制度,全面梳理盘点各项创建指标,调整优化更名设置申报材料。绍兴文理学院更名绍兴大学正式列入浙江省2019年提出设置申报高校范围。

【绍兴文理学院】成为省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试点单位。获批省一流专业7个,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回访。入选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1个、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签约共建中外人文交流书法基地1个,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7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工程学学科ESI国际排名继续保持全球前1%行列。校园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河西中心区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全面启动。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据武书连《201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入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获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在绍高校首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部理工数据科学与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通过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EFQM)星级认证,成为亚洲第一个通过该项高水平认证的院级单位;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获省级一流专业4个,获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5个,获“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项目、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各1项。成立绍兴工业互联网学院。获“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1个,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在武书连排行榜中,学院已跻身全国高水平独立学院20强,农业学科位列全国第1。1个中心获批“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浙江农林大学诸暨市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陶朱商学院大学科技园获批浙江省级星创天地;1门课程获得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特等奖;引进“国家万人”计划1人。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在武书连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4名,全省第6名。与浙江图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盟经济研究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市人社局A类大学生创业园复评,获批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训示范班。

【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校区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05项,结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转入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1人当选全国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获批“浙江省高校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一堂“有风景的思政课”获人民网等媒体报道。连续3年开展“无人监考”,超市获评浙江省第九批高校教育超市“标准店”。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学院通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引进院士候选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才1人。顺利召开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承办全国大学生跆拳道(品势)锦标赛,荣获突出贡献单位和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师生获国际设计大奖3项、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39项。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样板支部、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成为全省高校“三全育人”试点学校。获批 10个新专业,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认定项目10项,获“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8 项。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验收。学校及一名教师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嘉奖。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省第 15 届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与政府合作共建的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TOP100”中,列全国第18位、全省第二。据武书连《2019中国民办高职高专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列全国第一。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项目认定,入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完成新校搬迁,二期建设如期进行。新增3个专业,二阶段扩招超额完成。承办全国邮政职业教育快递技能大赛并举办全国邮政行业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与阿里巴巴共建IDC运维实训室;华为ICT学院挂牌成立,并顺利通过Pearson VUE国际认证考试中心授权;依托国家安全基地、国家智慧城市基地和国家继续教育基地三大平台,全年组织各类社会化培训1858班次,累计参培12.2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超97%。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中荣获特等奖;1名教师获评全省十大“我最喜爱的高校优秀思政课老师”称号。与澳大利亚桑瑞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西餐工艺专业项目,获教育部核准。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持的“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教育部立项。学院被主管单位浙江省供销社评为优秀。

 

职 业 教 育

【概况】  2019年浙江电子工程学校整体搬迁至区职教中心,实行两校合体办学。绍兴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9所,其中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4所,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8所,浙江省中职名校立项建设单位6所。2019年毕业学生15829人,招收新生17106人,年末有在校学生47572人(比2018年减少9人)。

【新昌技师学院顺利摘筹】 2019年9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设立湖州交通技师学院等五所技师学院的批复》(浙政函〔2019〕97号),同意在新昌技工学校的基础上设立新昌技师学院。

【省“三名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绍兴市共有6所名校、20名名师(大师)、19个名优专业(群)列入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创建,2019年绍兴市两批次的“三名工程”建设项目都接受省评估院的年度中期验收,第二批的首轮评估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81%;第一批的第二轮评估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83.33%,“三名工程”五个类别中两个项目的评估成绩位列全省第一。

【稳步实施中职内涵提升工程】2019年,绍兴市中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重点专业群建设工程、校企合作深化工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培养工程等四个子工程和成人继续教育项目,共15个项目。2019年评审通过(或立项建设)名牌专业群、优势特色专业、示范职教集团、成教品牌项目等总计105个职成教建设项目(或立项单位),市直学校立项项目建设资金共计977万元,已全部纳入2020年财政预算。

【专业调整和招生制度改革】2019年全市新设置数字影像技术、珠宝鉴定与营销等6个专业。编制审核中高职五年制一体化培养计划,2019年全市共17所中职学校与29所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办学,有3所中职学校与3所高职或本科院校联合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班”。2019年市区中职招生分提前招生、统招生和自主招生三大类别,计划招生20630人,实际招生17106人。绍兴市继绍兴中专今年新增“中本一体化”培养试点3个,全省各试点学校在绍兴市计划招生144名,实际共招录新生140人,计划完成率达到97.2%。高职扩招第一年,全市共报名参考人数近千人。

【产教融合】目前全市签订长期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有151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956家;继续实施校企合作深化工程,市直学校每年财政投入建设资金300万元(区县市参照执行)。绍兴市现有部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5所;2019年现代学徒制试点参与学校达88.9%,参与专业数为84个,参与学生数为15002人。绍兴市的柯桥区和7所中职学校全部通过2019年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2019年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牵头新全市新兴交通产业人才共育联盟体、绍兴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两个职教集团(联盟),全市共建有职教集团和联盟23个。2019年省级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有关项目创建中,柯桥区职教中心牵头组建的绍兴市纺织职教集团创建为省示范性职教集团,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汽车后市场行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共同体、“绍兴中专——昌海生物”化工分析人才共育中心校企合作共同体成功创建为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

【师资培训】2019年组织了中职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培训,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中职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建筑专业教师综合素养提升,“三名工程”项目建设培训,美术、数学教师素养提升,服装教师技能培训,三年内新教师素养提升,思政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素养提升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师培训,培训满意度高,培训规模达798人次,总学分为36879.75,平均学分46.2,超过500人次年培训计划,达到省考核优秀指标。

【中职高考成绩全省前茅】2019年绍兴市中职学生升入高校的学生达9028人,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绍兴市19所中职学校中有10所学校的单考单招上线率达到100%,单考单招上线总人数为3951,本科上线总人数提高2个百分点。

【技能竞赛全省问鼎】2019年绍兴市中职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0金16银7铜,金牌数再次居全省第一。其中,柯桥区职教中心获5枚金牌、奖牌总数位列全国第七,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获4枚金牌、奖牌总数位列全国第十。2019年初,市教育局同绍兴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联合下发《关于对在全国技能竞赛上获奖师生实施企业专项捐资奖励的方案(试行)》,并于3月和9月举行两次颁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绍兴市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第五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第六届绍兴市职教成果展示活动】紧扣“荣光70年,成就人生梦”主题推出八大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市民、师生和企业代表的一致肯定和赞誉。其中,在2019年度省中职学校“美丽校园”、“最美教师”、“阳光学生”选树活动中,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获“美丽校园”奖,绍兴市1名教师获“最美教师”,1名学生获“阳光学生”,另有6人分获提名奖,绍兴市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会再次荣获最佳组织奖。本届活动周全市参与人次达到近5万,除《浙江工人日报》、《绍兴日报》、“浙江视界”专栏、省职成教网等媒体对绍兴市职教活动周活动进行报道外,成果展当天还首次采用VR全景展播模式,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名师工作室建设】在全省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中期评估中,绍兴市5个名师工作室3个优秀,2个良好,优良率达100%。

【教师技能比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绍兴市获得2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中, 绍兴市代表队在省赛中获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共14个项目入围决赛,入围项目居全省第二,最终决赛获得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全省专业课教师技能比赛中,绍兴市获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其中建筑CAD赛项绍兴市取得3个一等奖。

【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的通知》】文件规定把相应的指标纳入到对各区、县(市)教体局和市直职业学校考核,并作为学校申报省市级项目的依据。文件规定,在高二第一学期对学生语文、数学、英语进行统测,真正落实职业学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内涵提升工程继续前行】2019年,由教研室牵头的市内涵提升工程中的五个项目,通过学校申报,第三方专家组织评选,共计评选出市级优秀选修课校本教材41本、精品课程10门,德育品牌4个,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基地9个。

 

成 人 教 育

【概况】2019年,全市有市社区教育学院1所,县级社区教育学院6所,其中省级社区教育示范校3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5所,全部为省级标准化成人学校;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6个。2019年,新昌县创建为省学习型城市,柯桥区湖塘成校等5所成校创建为省现代化成人学校,柯桥区柯桥街道成校的五合一“金牌保安”培训工程等6个项目创建为省成教品牌项目。柯桥区华舍成校的“幸福家庭华舍人”培训工程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越城区汪志成被评为省百姓学习之星;柯桥区华舍成校的“幸福家庭华舍人”培训工程和嵊州市的“政行企校”四方抱团的电商人才培训被评为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至年末,全市有省级学习型城市6个,覆盖所有区、县(市)。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4个、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3个、省现代化成人学校28个、省成教品牌项目26个、省百姓学习之星6个、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6个。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举行】10月29日,2019年绍兴市暨新昌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新昌县社区学院举行。本届活动周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八八战略’再深化”为主题,活动由绍兴市教育局和新昌县人民政府主办。开幕式上表彰了绍兴市百姓学习之星、绍兴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新昌县百姓学习之星和新昌县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代表。

【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定《绍兴市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建立绍兴市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服务内容,组建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讲师团。至年末,全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944所,覆盖率达到85.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446场,开展青少年校外学习活动1509场,开展老年教育学习活动1262场,开展家风家训活动691场,累计参与达178623人次。

【成人教育多元开放培训】各地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成人继续教育阵地建设,新昌县投资1亿新建社区学院于今年投入使用,柯桥区社区学院在启用新校区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60万元用于功能室和校园文化建设,嵊州市社区学院异地新设,占地面积达到40余亩。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7813人次,新型农民培训99789人次,农民工培训121955人次,企业职工培训245630人次,退役士兵培训5829人次,家政培训44523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培训199514人次。

【成人教育】2019年学分银行培训成果数绍兴市平均达19.63%,高于省定14%优秀的标准,6个区县市全部达到优秀。在第二届全省社区教育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3个三等奖。在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立项名单中1个获得重点项目2个获得一般项目。

 

民 办 教 育

【概况】2019年,全市有民办普通高中18所,在校生34399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7.7%;民办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5724人,占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2.03%。民办普通初中5所,在校生18662人,占普通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3.61%。民办普通小学10所,在校生21415人,占普通小学在校生总数的8.18%。民办幼儿园230所,在园学生53239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7.8%。全市民办学校专任教师总数92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8.86%,其中:幼儿园3305人,普通小学799人,普通中学4858人,中职253人。

2019年秋季,绍兴博雅学校开始招生,招生年段为小学一到五年级、初一(中考班、国际班)和初三国际班,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首届招收196名学生。2019年春季,越城区的菲索国际幼儿园开始办学招生,至年末,该园已开办7个班级,招生幼儿151人。

全年累计新批校外培训机构42家,整改完成193家,取缔关停81家。至年末,全市有经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计1043家,其中文化课程类机构837家。其中:越城区267家、柯桥区216家、上虞区104家、诸暨市218家、嵊州市159家、新昌县79家。全年共发布白名单37次,发布黑名单8次。参与网格化管理人员787人。共开展联合整治159次;出动检查2772人次。

【《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7月1日绍兴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分为总体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队伍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服务管理等七个部分。文件从8月1日起执行。

 

素 质 教 育

【概况】 2019年,绍兴市教育系统推动学生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不断加强,联合九部门出台《绍兴市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近视防控不断加强,与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联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完成全市幼小初高四类学校近视率抽查统计分析,制定《绍兴市中小幼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方案》。体育美育不断加强,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全市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比赛,承办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场会、全省武术比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围绕5个100目标任务分头推进,到11月底,在全市中小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专兼职教师配备、标准化辅导室建设100%,心理健康筛查和高危学生结对帮扶工作100%覆盖,举办高端讲座进学校100场。对二类、三类危机541人进行一对一辅导干预。全年全市新增省级示范点学校27所,标准化学校98所,上虞外国语学校、新昌中学顺利通过省一级心理辅导站省级评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下发《绍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将文明指数测评与“五星三名”评估、德育考核、文明校园评比等有机融合,2019年,绍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得分位列全省第一。深化“阳明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评选和展示活动。改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组织方式,获奖率居全省第一。

【实践教育】认定绍兴博物馆等13家单位为绍兴市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绍兴·东方山水等3家单位为绍兴市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推荐省级基(营)地6家。18所中小学成为“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3家单位成为全省首批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体育艺术工作】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见底回升趋势,在省高校新生体质测试中,绍兴籍学生平均分排全省第5、优良率排全省第4。省中小学运动会(十四届)成绩获团体第5名;省第五届游泳联赛获总团体第4名。成功承办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场会。2019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获奖创新高,获得48个一等奖。

 

师 资 管 理

【概况】2019年,职称评聘改革工作得到省厅肯定,并在省厅教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今年新增试点学校16所,试点总数达24所,占全省试点学校总数的24%,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学段,每个县(市、区)都有试点学校的改革态势;教育人事改革工作的一系列做法,以《“五权”下放激发学生内生力》在《中国教育报》刊登;作为省厅试点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试点项目的绩效改革工作得到省委政法委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改革。在4所省级试点学校基础上,全市新增136家作为市级试点学校,试点规模扩大到140家,学段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特殊学校和高校二级学院(系),区域覆盖6个区、县(市)和市直学校,性质覆盖公、民办,试点类型包括书记校长一身兼和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分设两类。

【师德师风】梳理学校办学行为“小微权力”清单,制订《绍兴市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绍兴市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建立有偿家教网格化管理模式,下发廉政风险预警通知。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九看九查·敢管善治”正风肃纪明查暗访。弘扬师德师风,10名教师被授予“最美教师”,20名教师为“最美教师”提名奖。

【名师培养】2019年以《在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行动计划》为牵引,推出基本功比武、岗位培训、名校挂职、出国研修、名师名校长工程、评选“绍兴名师”、师德结对、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跟踪培养等系列措施,全市教师专业养显著提升。特级教师增加到80人,正高级教师新增12人(增加到48人),高级职称新增793人,新获评“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优质课特等奖1名、一等奖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1名,省杰出教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20名。

【教师职评改革“绍兴经验”】2019年全市教育系统总结推广市直学校职称评聘改革省级试点工作经验,将改革试点扩展到24所学校(占全省的24%),把高级职称评聘权下放到试点学校,实现试点学校从农村到城市全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段全覆盖,从市直到6个区、县(市)全覆盖。把职称评聘权、教师录用权、岗位设置权、岗位聘用权、绩效考核权五权下放给学校的“绍兴经验”,被浙江省教育厅肯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样本”,被《中国教育报》宣传推介,在长三角及全省多个会议上做典型介绍。

【教师职称结构比例提升】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通知》,全面提高了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高级和中级的结构比例,其中高级职称高中段提高 2个百分点,初中、小学、幼儿园段各提高5个百分点;中级职称比例初中段提高3个百分点,其他各学段提高5个百分点。

 

教 育 设 施

【概况】  2019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总投入4.39亿元,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897.74元,生均累计教育技术装备资产5622.13元。至年末,普通中小学装备计算机13.89万台,其中移动学习终端22433台,中小学生有效生机比为4.7:1。配备多媒体22645套,其中交互型多媒体11454套。普通中小学校中63.1%的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室,计534个;54.6%的学校建有学科教室,计1364个;69.5%的学校建有主录播(微格)教室,计400个。普通中小学生生均纸质图书51.61册。完成绍兴市教学大数据质量分析平台一期建设项目和高中招生系统建设,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故。

【“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  全市累计开展城乡同步课堂2900余次,参与师生9万余人次;组织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1900余次,参与师生4万余人次。《“互联网+教育”成为绍兴市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新引擎》被省政府办公厅组稿录用在《浙江“互联网+教育”典型经验做法》(专报国办信息第85期),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插上5G翅膀跨越5000公里绍阿两地学子同上一堂课》获盛市长批示肯定,表示“教育部门线上线下帮扶做得好”。新疆阿瓦提鲁迅小学与结对的越城区鲁迅小学,以及上虞区实验小学、柯桥区管墅小学,共同开启了5G技术支撑下的同步课堂。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全市之江汇年度活跃度641.12,活跃空间达成度91.15%,均位列全省第一。绍兴有4所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基地学校年度有效访问量位列全省前20名,其中柯桥区平水镇中学、安昌镇中心小学位居一、二名。绍兴市建功中学等8个学科基地校被评为省名校专题资源校。王尧坤等 8位教师入围省级之江汇讲师团,入选人数位列全省第一,另有2位教师入围省级优秀案例讲师团。在省教师特色教学空间评比中58个空间荣获省级精品空间,66个空间荣获优秀特色空间。马鞍镇中心小学杨国平老师的教师有效访问量位居全省第一。

【典型示范】诸暨市、上虞区实验小学、柯桥区平水镇中学、绍兴一中、阳明中学、越州中学被列入省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区域教育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教学”等8个案例入围省智慧教育典型应用案例。柯桥区、越城区鲁迅小学、柯桥区实验中学、上虞区城北中学、上虞区实验小学被列入省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培育对象。全市有26个案例入围省“2019年‘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案例”,入围数位列全省第二。

【国家级比赛荣誉】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中,绍兴市章俐鑫等2位教师荣获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和“说课好声音”称呼。“2019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优秀课例评比中,绍兴市获一等奖6个,占全省的一等奖获奖数一半。越城区鲁迅小学许瑾老师的课件在第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被评为一等奖;马鞍镇中心小学杨国平老师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基础教育组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一等奖;

在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绍兴市获奖人数共17个,居全省第二。其中绍兴市第一中学姜泽辰同学的微电影作品《等》、柯桥区鉴湖中学赵佳龙同学的程序设计《热带气旋路径查看软件》均荣获全国一等奖。上虞区小越街道中学吴皓荣获创客比赛全国二等奖,另有3位同学荣获全国三等奖。

【省级比赛荣誉】“数学运算中的秘密”等23个微课程入围省年度微课程征集活动,12个被评为优秀,其中乡村教育类8个;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类2个;校史文化类2个。在省小学教师教育机器人技能大赛中,何建国、叶森方老师均获一等奖,嵊州孙盼获二等奖。在省小学科学实验教师技能大赛中林泳桥、俞坚老师均获省一等奖,俞坚老师另获创新实验单项优秀奖。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概况】2019年,绍兴市22个省级教研课题、省规划课题顺利结题,其中15个参加优秀成果评比。省教研课题立项重点课题2项、规划课题23项。绍兴市教科规划课题(教改项目)共结题668项,其中高校课题60项、基础教育课题260项、学科教改类课题348项。2019市规划课题立项699项,其中高校57项、基础教育237项、教改项目428项。2019年首次开展德育专项课题研究,首轮申报共57个课题入围,最终25个课题立项。

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比武,获全国特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一项;参加省级教学活动评比,16个学科中12个学科获一等奖。组织开展市级小学地方课程、初中信息技术、初中心理健康、高中音乐、高中美术、高中综合实践等学科市“品质课堂”(优质课)评比,评出一等奖17节次;二等奖18节次。绍兴教师爱乐合唱团10月、11月分获得全国和国际合唱金奖第一名。

组织全市“品质智慧课堂”(录像课)评比,评出一等奖109节次,二等奖147节次,三等奖171节次,总计427节次。组织全市教育教学主题论文和专题论文评比,评出优秀主题论文一等奖236篇,二等奖357篇,三等奖498篇。参加2019年省论文评比获一等奖11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49篇。2019年“长三角”教科研征文绍兴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8篇。

组织市、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评比。评出市级教科研先进集体18所、先进个人22人,获得省先进集体8所、先进个人15人。

组织学生研学成果评比。2019年共收到学生作品310项。其中的66篇小论文、82篇调查报告、76篇小课题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

全市在省师训平台选课教师数43836人,当年完成的教师培训总学时数4241046学时,当年教师自主选课完成的总学时数2521830学时,指令性培训总学分673839.6分,校本研修总学分1045375.6分,教师自主选课后实际参训率99.28%。其中市直平台选课人数为1812人,完成教师培训总学时193559.2学时;教师自主选课后实际参训率达99.37%,教评学、学评教工作完成率99.65%。

【市精品课程及精品课程群建设】组织全市精品课程评比,评出市第九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53门、第八批义务教育精品课程40门。组织第二届学科课程群的建设与评比,评出优秀课程群43个。

【全市中小学段拓展性课程建设研讨活动】11月26-27日,市2019年拓展性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在嵊州剡溪小学举行。活动围绕“课程群:学习的深度聚焦”这一主题,设计了“视界•课程发展”、“阅悟•课程场景”、“聚智•课程实践”三大板块。安排了学校经验介绍及教学展示、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分享、课例观摩及专家报告等内容。全市300多位专家领导、骨干教师代表参加。

【小班化教育研讨与展示】6月12-13日,绍兴市小班化教育交流推进会在诸暨弘毅小学举行。各区、县(市)教研员、小班化实验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约200人参加。围绕“基于小班化背景的学教方式变革”主题,研讨安排了教育典型经验分享、具体课例观摩、专家主题报告和工作研讨。9月24—25日,浙江省小班化教育推进会暨“乡村教研提升行动”专题研讨会在绍兴召开,全省各地250余名专家、教师与会。会议聚焦“小班化教育”与“乡村教研提升”交流与推广近年来的教育研究成果。活动有课堂观摩、主题报告和农村小班化课改现场观摩。

【绍兴市“品质课堂”二轮深化行动】出台了《绍兴市“品质课堂”深化行动实施意见》,指导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品质课堂”二轮深化行动,10-11月中小学各学科组织了“品质课堂”深化行动暨学科教学“疑难问题”专题研讨活动。12月组织全市2019年“品质课堂”深化行动项目研讨活动。绍兴市深入开展“品质课堂”二轮深化行动入选2019年度浙江省教研工作亮点。

【高中学科培育基地建设研讨与调研评估】根据绍兴市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工作方案,4月中下旬市第二批学科基地培育对象接受了调研评估,经过学校总结、自评、专家评估考核,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确定了19个“绍兴市第二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部分学科结合调研评估组织了学科基地建设专题研讨活动,给全市各普通高中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一轮教科研基地转型发展】2019年起绍兴市教育科研重点基地培育学校申报活动启动,评审确立17所重点基地培育学校。这17个教科研基地目前均有课题在申报省级立项。

【第三届教科研专业指导委员会组建】绍兴市第三届教科研指导委成立。14位成员均有市省级课题研究和获奖经历,其中正高级4人,特级教师5人,高校特聘博士2人,本届指导委首次引进高校博士群体。

【研学共同体建设】2019年,首届研学共同体467名学员经三年学习研训后顺利结业,其中129名被评为优秀学员。第二届研学共同体成立,488名学员正式开启“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研究之路。

【绍兴市评价改革研训活动】5月9日,举行绍兴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训活动。会议设有专家讲座,学校评价改革实践交流、实践经验分享等。各区县(市)教研室评价负责人、绍兴市第一轮义务段评价改革基地学校及省评价改革典型学校教师代表等近100人参加。

【适应性考试“四统一”】3月12日-14日,组织了全市学考选考高考适应性考试。考试首次实现“四统一”:全市统一命题、统一信息导入、统一阅卷、统一发布成绩。网上阅卷各科答卷合计约17万份,为考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信度较高的大数据样本。3月、11月两次召开全市质量分析会。6月、7月分别组织全市高一期末、高二期末质量调测,市直统一阅卷。

【STEAM教育研讨活动】5月21-22日和6月5日,小学段和初高中段分别在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与实验中学举行了绍兴市STEAM教育主题研训活动,省教育厅教研室管光海、特级教师钱金明等作了STEAM教育的主题讲座。11月14日,全市小学STEAM教育培训活动于越城区柯灵小学开展。

 

语 言 文 字 工 作

【概况】 2019年,组织第22届全国普通话推广宣传周系列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普脱贫工作工作经验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浙江省按“绍兴样板”推动推普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提标扩面。12月,越城区顺利通过省级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

【推普脱贫】通过专项经费援助,专家引领,多层面培训,帮助汶川县培养基层推普工作骨干150余人、乡村推普员40名,填补基层乡村推普队伍空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由2所增加到11所,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普及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为浙江全面实施推普脱贫攻坚提供了“绍兴样本”。

【语言文字专项监测】3月-11月,市语委办对我市市本级、越城区、上虞区、柯桥区的政府机关、新闻媒体、重点领域等20家单位的语言文字应用状况进行专项监测。监测工作由市语委办组建的监测专家组负责进行,并完成监测结果报告。

【中华经典诵读】顺利开展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国赛中获经典诵读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诗词讲解二等奖1个,优秀奖4个;省赛中获经典诵读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诗词讲解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绍兴市教育局荣获优秀组织奖。主办全市在绍高校第四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