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云齐飞”提升绍兴教育援疆实效 | ||||
|
||||
为深入开展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绍兴援疆教育团队充分发挥“组团式”教育援疆优势,通过“云上签约”“云端课堂”“云游研学”三大创新措施,提升教育援疆实效。 “云上签约”促进交流互通 9月24日,在绍阿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上,绍兴市和阿瓦提县两地结对学校举行“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校际联盟”云签约仪式。绍兴市的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共计10所学校分别与阿瓦提县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网上签约。在“云签约”仪式上,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分别向阿瓦提县捐赠“校际联盟”专项资金。 除了运用云端信息技术进行“校际联盟”签约外,阿瓦提县中小学的多个班级也分别与绍兴的中小学班级签订班级联谊协议,到目前共有20对联谊班级。班级与班级之间通过云视频进行友好往来,不定期通过视频交往开展班队活动,在互动中绍阿两地班级进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在团结协作中促进了两地学生间的友谊。 伙伴,让我们一起成长。在两地学校的安排下,学生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万里之外寄来的书信,成了学生的一种期待。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让“结伴学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的家离鲁迅故居很近,出门就能看到乌篷船在河道游走,孔乙己的雕像立在咸亨酒店的门口,每天吸引着很多游客在这里拍照……”,一位绍兴的学生在信中向阿瓦提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 阿瓦提的学生在信中说“我们虽然相隔万里,让我们通过书信来建立友谊之桥,我们这里的葡萄、西瓜都特别甜,希望到我们这里来做客”。据统计,今年以来,就阿瓦提鲁迅小学的孩子和绍兴孩子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就达到1545封。大家在信中写得最多的是各自的美食、风景、名人、风俗等。 “云端课堂”助推教育同步 在今年初的全国疫情和新疆7、8月抗疫的过程中,绍兴援疆教师团队积极开展“远程教学”,帮助阿瓦提受援学校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疫情期间累计为阿瓦提师生推送微课200节、在线直播授课答疑等400余课时,网上批改作业近10000人次,极大缓解了当地教学困难,冯祥桦老师把家里的餐厅改造成为直播间进行云授课,吴燕老师在授课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对学生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及心理辅导。 绍阿两地远隔万里,但“同步课堂”让两地师生走到了一起。援疆教师利用数字云端技术,与绍兴学生开展“同上一堂课,万里援疆情”、“同唱一首歌,民族一家亲”、“同读一本书,绍阿心连心”课堂交往活动。 受新疆疫情影响,原本计划的阿瓦提教师暑期培训无法正常开展,暑假期间,绍兴援疆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培训的实际需求,准备了20多个不同类别、不同主题的讲座,通过云端培训,为阿瓦提全县500余位教师进行线上培训。同时,援疆教师还不定期与首批100余位师徒结对的年轻教师开展在线上指导交流。 “云游研学”促进民族一家亲 为推进绍阿两地更深入的学习交流,挖掘思想文化交流元素,创新中小学“游学”、“研学”等活动载体。在鲁迅诞辰139周年纪念日之际,阿瓦提绍兴两地的鲁迅小学学生一起通过云端视频直播的形式,走进鲁迅故里,进行线上研学游活动,一同去感受鲁迅童年的生活情境,再现鲁迅童年的美好时光。 本次云上研学游活动,是由绍兴市鲁迅小学“早”字讲解班的队员们在鲁迅故里,一起跟随着你们的镜头,走进鲁迅故居,寻访百草园的四季之美,回味三味书屋的“早”字故事。特别是阿瓦提鲁迅小学的队员心中藏着的一个个有关鲁迅的好奇,如学生赛比热提出,鲁迅儿时在百草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他儿时最有趣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学生坤杜孜阿依提问,“三味书屋”中何为“三味”?绍兴市鲁迅小学“早”字讲解班的队员云端连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一的解答。队员们近距离感受鲁迅的勇于创新、富有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精神。借助鲁迅的“立人”文化思想来激发了两地队员们的爱国情怀,积极争做真善美好少年,将来为社会、为党、为祖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接下来,绍兴市援疆教育团队还将继续开展云端研学系列活动,如“北大校长蔡元培故居研学游”,“兰亭圣地王羲之书法研学游”,“知行合一王阳明讲堂研学游”等。通过云上研学游活动,跨越万里,突破时间空限制,一起活动,一起答疑,一起交流,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起绍阿两地共同的精神家园。(供稿:冯祥桦 郭君贤 朱国成 摄影:蒋依林)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