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动态>>本地新闻
>>正文

追寻乡贤足迹 探索乡贤文化 传承乡贤精神——越城区马山镇豆姜小学利用乡土阵地进行乡贤德育教育
发布日期:2019-05-07 18: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市教育局
分享:


越城区马山镇豆姜小学采取“走出去”——到邻近村参观东豆姜谢氏宗亲会、红江村农民公园、尚巷村师爷故地;“请进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讲述绍兴师爷机智聪慧、东山谢氏自强不息、豆姜鲍家乐善好施等系列故事,让学生们切身感受乡土文化,追寻乡贤足迹、探索乡贤文化、传承乡贤精神。

一是现场实地参观。每学期,学校都要有计划地走访邻近村居。红江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闻名遐迩的省级文明村,中央电影制片厂拍摄过专题片《红江梦》、联合国卫生组织专程来访、直升飞机六次降临红江。近年来,红江村新建了农民公园、将军书画林、农家风情馆、水乡舞台、知青亭等设施,通过现场参观,学生们感受到浓郁的文化风味。尚巷村是中央文明委2017年新命名的全国文明村,以师爷故里、师爷文化为特色,让来访者体会到仗义救人、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

二是建立教育基地。学校驻地东豆姜村95%的村民姓谢,为上虞东山谢安的后裔。近年来,东豆姜谢氏成立了“东山谢氏绍兴豆姜支宗亲联谊会”,修建了谢氏家谱,上溯至1449年明王朝“土木堡之变”指挥北京保卫战时的谢泽。学校师生还应邀参加了宗亲会“赴上虞认宗”、孝德礼义征文等活动,把谢氏宗祠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安“东山再起”、谢泽舍身保国的精神激励着全校师生。今年,该校开展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在市区各学校系统脱颖而出,荣获绍兴市集体二等奖。

三是邀请来校讲座。豆姜小学不定期开办乡贤文化公共课,外聘有关知名人士讲课。原红江村党支部书记农民书法家朱水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骆稽炎、谢系宗亲会秘书长谢百泽、豆姜鲍氏后人鲍世济、文化馆退休干部马志友、绍兴市优秀残疾人丁京华、骆润法等先后到该校讲课,勉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参与乡风文明。学校发动中青年教师文艺骨干、联同镇文化站自编文艺节目、巡回到各村演出、开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美丽家园宣传活动。该校还成立了学生腰鼓队,利用节假日,向施教区范围的东豆姜、红江、车一村等10多个村的干部群众,发放宣传单、宣讲卫生常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乡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