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动态>>图文报道
>>正文

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心灵——诸暨市中小学巧借“非遗文化”助“双减”落实
发布日期:2021-12-06 08: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市教育局
分享: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诸暨市各中小学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人文资源,让“非遗文化”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营造出爱学习、爱文化、爱故土的浓郁氛围,既丰富了教育教学形式,也提升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剪出中国红,种下清廉心

一把剪子,一张红纸,再加上一双灵巧的双手,就能变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在浣东初中的拓展课上,学生们以“廉”为主题,创作出“廉荷”“廉钟”“清廉之家”等剪纸作品,一边传承着非遗文化,一边也把清廉的种子种在了心里。


同时,西湖小学、大侣小学、湄池初中等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学习造纸、剪纸、刻纸、木雕、棕编等手工艺,让他们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练出中国魂,提升精神气

“沉肩、挺胸、收腹、立腰……”在赵家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孩子们身穿整齐的练功服,认真地练习着“赵家拳棒”的基础动作。“双减”之后,赵家拳棒作为“非遗拳术进校园”的实施内容,已经成为“1+X”晚托课程的体育特色项目。“学习武术可以培养我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我喜欢家乡的拳术!”学生们通过练武强身健体,也磨炼出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做出中国味,厚植故乡情

食物是一种味道,也勾连着独特的民俗和浓浓的乡情。在次坞镇中心小学,学生们跟着民间手艺人学习制作花馃,揉粉、搓粉、折花、上色,做得有模有样。他们秉承传统,又积极探索创新,尝试着将动漫等新兴元素加在其中,实现了新与旧的融合,赋予了花馃新时代的特色。通过亲手制作、亲身参与,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文历史与生活实践课。



舞出中国风,永做炎黄人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也是炎黄子孙的象征,岭北镇中心小学以弘扬“龙文化”为初衷,将舞龙纳入非遗文化学习课程,为一到六年级的学生分别开设了游龙、说龙、剪龙、绘龙、做龙、舞龙课程,每周一节课,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接触、学习和理解舞龙文化。大家在校园里唱响《龙的传人》,也会组织舞龙队去社区、广场等地方进行表演,在实践中发扬传承非遗文化,锻炼了自己,也深化了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